山东淄博实验中学


金秋十月下扬州



金秋十月下扬州

张娜

李白有诗云:“烟花三月下扬州”,虽然没能在最佳时节体验扬州的繁华热闹,但是也借着“荆立霞名师工作室”的东风来到了百年名校——扬州中学,参加第三届全国青年历史教师论坛暨名师工作室年会,有幸向来自全国的名师学习,现将所见、所闻、所感、所想与各位分享。

一、关于高中历史部编新教材的使用

扬州市特级教师徐渭清详细、直白而又有实用性地介绍了他们的做法:

1.面对现实,转变观念,尊重并深入研究新教材教学

不同的编写体例、史观要求、素养要求等,决定了不同的教学内容(重点、难点),必须“舍”:基于旧教材的知识、体系、规律认识等基本内容,不能带着旧教材的“眼镜”审视新教材的内容,大作补充 。“得”:必须重新建立基于新教材的主干知识、体系、规律认识等,确立新的重点知识。

2.钻研和把握课标的要求

课标在课程内容中,对必修模块每个专题的内容叙述,基本上是要求通过知识运用对历史的重要问题进行认识。要求认识的历史问题,涉及的多是特征、局面、变化、原因、意义、影响等,可见这些是必修模块教学的重点。

3.引导学生学会自主阅读

改变传统的由教师逐一讲解知识的方式,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,引导学生自主地开展学习活动。对于教材的内容和所要探讨的历史问题,教师可组织学生自己进行阅读理解和梳理概括,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。

4.对教材进行合理的整合

    课程标准中的必修内容共有24个学习专题,教材的编写者为使教材更具有适用性,将其整合为19个单元。考虑到教学的实际情况,尤其是课时的安排,教师也可以对教材进行再度整合,比如进行宏观的大单元整合,也可进行单元内的有效整合,使教材内容更适于教学。

通过学习,对新教材的编排体例、教学中面临的困难有了深层次的了解和思考,给以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,同时也有了新的期待。

二、课堂教学模式的冲击

    在听课过程中给我比较大的冲击就是上课模式。不管是年轻老师还是特级教师,他们的课堂教学环节基本一致,没有花哨的环节,教师提出问题,进行问题驱动,学生全程参与课堂,从查阅资料、解读史料、最后得出结论,都是学生完成,教师引导、掌控整个课堂,真正实现了课堂主体的转变。比如江苏省特级教师王雄老师上的《岳飞之死》这一节课,完全就是一节史料实证课。学生手中只有各种各样的史料,史料的选取以教材为依托而不拘泥于教材,却能开阔学生的眼界。在引导学生分析史料的过程中,设问大多采用“假如你是……,你会怎么办?”的形式,引导学生换位思考,将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放在当时的历史大背景中去分析和思考,增强学生的历史共鸣感和历史趣味性。这种看似简单的课堂,确是最锻炼学生的能力,将核心素养的培养渗透到课堂的每一个环节。我们目前的课堂仍然是以传统的老师讲、学生听的模式为主,新高考日益增强了对学生能力和历史学科视野的考查,在这种形势下,我们如何应对,我觉得在课堂教学模式方面可以有更大胆的思路和理念。

三、如何保持历史教育的初心和情怀

本次年会的主题是“历史教育的新使命: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”,环节设计比较紧凑,从主体报告到先锋课堂,从青年沙龙到名师课堂,从先锋演讲到学术报告,从大学知名学者到中学知名老师,大家无不保持着对历史教育的一颗初心和美好的情怀,在争论中学习,在交流中发展,虽然有分歧,但是一致同意,紧跟时代潮流,号准时代脉搏,多读书,读好书,用新的眼光去思考和探索历史问题,才能看到历史教育的美,才能永葆教育的生命力常青。

参加这次年会不虚此行,对历史的热爱,对教学的热爱,对课堂的敬畏,对教育的热爱,对学生的热爱,对家国情怀的注入,对人类命运的热爱,所有这一切的一切,在支撑着年轻的历史教师努力向前。感谢学校提供的交流学习的机会,以后若有机会,定会倍加珍惜!